其实要想孩子可以自己管控情绪,至少要在3岁以后才能做到,因为这个时候孩子的自我控制力发展才有一定的雏形。
我们常听到家长问怎么做才能让家里1-2岁的孩子不乱发脾气呢?看上去好像并不可能做到的事情,但其实你要知道孩子并不是天生的脾气暴躁,1-2岁的孩子,只要家长通过适当的引导,也能拥有好脾气。
情绪管理法的3个阶段:专治孩子的易怒、暴躁、爱尖叫
第一阶段:1-2岁,家长要正面回应,不能硬碰硬

这个时期的孩子最会用哭闹、尖叫的方式吸引家长的注意力,如果家长的敏感度高一些的话,在孩子稍微有情绪的时候,聚能及时回应,通常孩子的情绪也能比较稳定,但是如果家长没有那么敏锐,孩子救护有一种“我要更激烈一点你们才会理我”的想法。
这个时候家长有2大技巧:
- 大人正确回应,帮孩子说出感受
比如:我知道这个东西拿不到你很生气对不对?
好了,不要哭了,妈妈抱抱你据不要哭了哦。
不哭了聚能来抱抱,哭完了吗?这样的语言可以让孩子了解感受,并且学会冷静。因为每个孩子的能力发展不一样,家长可以观察每次强度的变化,在生活中观察孩子是否有很喜欢的东西,可以当做情绪安抚物。

- 不要硬碰硬,帮孩子自我调节情绪
温和的语气+简单的指令+鼓励好好说,可以搭配使用隔离的方式(比如带到卧室),让孩子哭,等到情绪发泄完再出来,情绪缓解了在和鼓励孩子用“好好说”的方式表达自己。这样试着鼓励孩子用沟通的方式,除了可以说出自己的想法,也有助于情绪的缓解和调试。
第二阶段:3-6岁,让孩子练习表达、控制情绪
这个阶段孩子大部分已经上幼儿园了,目标就应该让孩子更是到更多不同层面的情绪感觉,以及遇到这样情况的时候要怎么办?家长可以通过“情绪温度计”来引导。
- 一级情绪:开心
你可以告诉孩子:这就像是在阳光下奔跑一样,感觉很开心,大家都喜欢笑眯眯的你,所以要努力每天开心。
- 二级情绪:好烦
这就像是有人妨碍你看电视,或者是拼图的时候有一块找不到了,觉得好烦,不喜欢这样的感觉,这个时候要记得和爸爸妈妈说,我们一起想办法解决。
- 三级情绪:讨厌
这就像是你刚刚拼好的积木一下就全塌了,觉得好挫折,这个时候就会说“我不开心,觉得好讨厌。”你要记得在这个 时候可以先离开,喝点水,去做一件让自己开心的事,然后再回来继续。
- 四级情绪:生气
这就像是本来说好今天要去游乐园,但是下雨了就不能去了,你就会想要大吼大叫,这就是生气。这时候记得先深呼吸,冷静一下。
- 五级情绪:愤怒
这就像是你认为被妈妈误会的时候,就觉得好生气,甚至忍不住想要打人。这是可以先离开,找个地方休息冷静一下。
第三个阶段:6岁以上,教会孩子冷静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龄的孩子家长可以利用不同阶段的方式引导孩子自我察觉和自我控制。在孩子感觉厌烦、不开心的时候,家长就要帮助孩子正视他,不要让孩子的情绪积累太多,最后一发不可收拾。
在孩子成长的这条路上会出现很多的问题,家长经常疏于引导,从而导致孩子性格上的缺陷,外在表现为:叛逆、顶嘴、孤僻、暴力。

面对这些,父母可能感觉有点力不从心,不妨试试通过阅读绘本来引导,双管齐下,会省力的多。
一个优秀的孩子,必然有一对优秀的父母。他们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成长。
有见识的父母,不等于有钱的父母。比如,给孩子买一本童书绘本用不了多少钱,但会让孩子学习到很多知识。阅读能够活跃脑细胞,孩子喜欢阅读,就更聪明!从小养成阅读习惯的孩子,而且在孩子3岁半-6岁是孩子的阅读敏感期,这个时期好好培养,有助于让孩子形成终生的阅读习惯!
李玫瑾教授推荐的这套《儿童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绘本》就很不错,一套共有10册。中英双语绘本,对于家长启蒙孩子的英语思维也有很大帮助。在3岁前,父母可以读给孩子听,当做睡前故事书。在3-6岁当做好习惯养成的故事书,用来帮助孩子管理情绪,养成好性格。

这套绘本共有10本,分别是《我能保护我自己》、《勇敢做自己》、《做最棒的自己》、《我是诚实守信的好孩子》、《我不随便发脾气》、《我们都是好朋友》、《好孩子懂礼貌》、《分享是我快乐》,《妈妈我能行》、《养成好习惯》都是从不同的角度教会孩子学会表达。
如果我们总是找不到陪伴孩子的理由,为何不陪他们看看故事书,谈谈心得体会呢?这也能促进亲子之间的感情和羁绊。
